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知识 > 正文

家长疾病防控知识培训心得,家长疾病防控知识培训心得体会

wasd8456 发布于2024-07-28 20:33:34 疾病知识 99 次

  1. 如何处理自己对父母的强烈恨意?

如何处理自己父母的强烈恨意?

子女对父母几乎不存在强烈的恨意。儿子多在家庭财物分配上可能有***。大儿娶妻生子,分祖上一屋。另生活。5年后,次儿娶妻,分祖上一套楼。大儿不让,要找回差价。5年内由平房变成了楼房。祖上5年的变化发展没有大儿的关系。还有三儿呀。为父据理力争,不予大儿找差价。大儿的理由是:23岁结婚婚前我做工挣了钱,盖起五间大正房,成婚给分了个单间。5年内自已盖了简易楼,儿上大学,饥荒一片,原地还有我的份……找1O万的差价打饥荒。父的绝对理由是:我还有三儿未成家。还有养老……理由都充足,都能放在桌面上。但是,父子家庭没有“理”,只有情。长子看在父小弟的面上,应该退一步。就不存所谓的恨了。

一根绿色的竹子,

在熊猫的眼里,是一种食物

家长疾病防控知识培训心得,家长疾病防控知识培训心得体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蝴蝶的眼里,是一个驿站

在洪七公的眼里,它象征着权利。

请问,百合花是百合花吗?竹子是竹子吗?

家长疾病防控知识培训心得,家长疾病防控知识培训心得体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不是,一切都是我们给他的定义,只是一个相而已,由你的投射决定。

当烦恼出现,愿你能停止它,因为它必定会伤害我们及他人

受了就了,不受又是一个***开花。

家长疾病防控知识培训心得,家长疾病防控知识培训心得体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要学会善于把恶缘转化为善缘。

恨是因为不想要的却有了,想要的却没有得到。

如果说你对父母有恨的话,不外乎两点:

1.你希望父母做到的,父母没有做。

2.你不希望父母做的,父母却做了。

因此,你想操控父母的愿望没达到,爱父母就变成了恨父母。

在亲子关系中,有三种情况导致孩子有这样的反应

1.父母溺爱孩子,孩子无原则的要求父母给予自己满足。当父母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时,孩子就可能会恨父母。

2.父母忽略了孩子的感受。父母什么认为自己是对的,孩子必须无条件服从。不管孩子是什么样的感受,孩子有可能会产生恨父母的态度。

3.父母比较暴力。父母也很爱孩子,但是情绪化比较严重,有暴力解决问题的倾向。过度使用暴力会导致孩子发生心理创伤,也有可能会导致孩子恨父母。

怎么处理?

1.从认知进行调整:不管你对父母的行为如何的不满意,他们仍旧是你的父母。这一点,你需要认可。如果不认可,这就陷入了死循环,无解了。

2.如果你是孩子,你自己处理不了,需要求助咨询师。如果你是成年人了,那么你需要考虑一下,你要做一些什么样的事情,让你的孩子不至于重蹈你的覆辙。

当你考虑清楚时,你对父母的恨就会淡化了。因为,没有你对父母的不满意,你就无法做一个让自己孩子满意的父母。这是你可以学习到的,这也是事实,不是吗?

3.找到自己恨父母的理由,问问自己,是不是一定要因为这个理由来让自己不开心。用把自己搞惨的行为去惩罚父母,用溺爱父母的方式,让他们愧疚?你的生活你做主,可是你却交给父母,这是你的问题。对吗?

你是有能力,有资格过自己生活的。

是人都有喜怒哀乐,对自己的父母也不例外,有时候父母做的不对,不顺自己的意的时候,对他们也是充满了恨意的。

这时候,我选择性忘记。光想起他们的好,想想小时候干了一天活的母亲,在灯下为我缝制棉衣。想想上初中的时候,母亲走十几里路为我送油条,八十年代初油条在农村是很稀罕的。想想父亲刚发了工资,给我和妹妹一人买了一条绒裤,花去大半个月的工资。想想毕业找不到工作,父亲躺在床上默默流泪,怨自己没本事帮不了女儿。想想这些,恨意全无。

还有就是换位思考,现在和妹妹啦起家常,想想父母也不容易,七八十年代都穷,父母既要让我们吃饱穿暖,还要让我们上学,难勉脾气爆燥,让我们受些委屈,许多要求不能满足我们。但是他们尽到了父母的责任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对父母也不能苛求。

现在父母已经不在啦,真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剩下的只有对他们无尽的思念和愧疚。

想想这样几个问题:

1,刚学走路时,谁弯腰弓背牵着带子陪你练步,唯恐你跌跟头,他累的腰都挺不起来却还乐哈哈;

2你十万个为什么时,他不厌其烦的告诉你,尽管说的不对,但爱心和耐心无限。

3,她(他)带你外出吃肯德基或麦当劳时,给你点了套餐,自己却说我不喜欢吃这,还是大饼好吃(那是他舍不得吃又不想让你有负担)

4你不在家时他吃饭是糊弄,你在家,吃饭如过节,变着花样。

5你生病时,病在你身痛在他心的那种焦虑表情,恨不能替你生病。

6如果他(她)不在了,你会有什么样的心痛?

好好想想这几个问题,你会发现自己在父母面前会变得平和很多。

虎毒不食子,每个父母对孩子永远是全部的爱,满满的付出,哪来的恨?只是父母表达爱的方式和行为不一样。父母不需要孩子有多少回报,只需要孩子平安健康,d给父母一点顺吧。(顺比孝更重要)。

等你做父母了,你会为你今天用的这个词“恨意”愧疚的。端午安康!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vonjun.com/post/4287.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随机图文
    此处不必修改,程序自动调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