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sd8456 发布于2025-04-24 12:42:37 其他疾病 11 次
父母对孩子总是苛责,一般会导致以下后果:
一,孩子很叛逆,完全同父母合不来。不管是成人还是儿童,都不喜欢别人责怪自己,更何况是苛责?
二,孩子很懦弱、敏感。踏入社会后不自信,人前总是唯唯诺诺,可能其他方面能力都很强,却被不自信、不大方这块短板束缚住了手脚。
三,孩子唯父母是从、很懂事孝顺。这种孝顺的背后,大多是孩子压抑自己的情绪,不敢在父母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怕苛责,和父母的关系自然也越来越疏远,感觉不到来自父母的包容、理解和支持,久而久之,抑郁离自己就越来越近了。
四,俗话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从小被父母苛责,子女长大后也很有可能成为苛责型的人,不利于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的发展。
推荐看看“虎妈”
虎妈文化由美国华人蔡美儿推广,其“高压”育儿方式与西方社会崇尚自由的作风迥然不同,在西方社会引起热议。严格的要求自己的孩子这种教育方式也并没有什么错误。比如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培养孩子的性格,这些方面需要从小比较严厉的要求。但同时也要给孩子自由,尤其是思想方面的自由开放。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小学在中国,初中高中到美国一般来说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她教育出来的孩子个个优秀,都是高压下的孩子……
为什么要对孩子苛责呢?无非两个原因,他没达到你的要求,他比别的孩子差。
我是一个12岁孩子的妈妈,因为一些原因我曾把孩子寄养在老家一年多,没人管教,不做作业,成绩很差。
我回家后,多半因为愧疚 ,那时也没工作。就多陪孩子,自己和他爸爸智商都不高,对孩子也就没太高要求,只是多陪伴引导他,在他能接受的范围内多学一点。孩子的成绩竟然提高了。
后来我上班,自己每天工作累,也顾不上孩子,总觉得他大了应该自觉学习了,因为烦燥,稍有不顺意就是责骂,指出他的缺点,更谈不上陪伴。没想到去年期末孩子成绩在班上就倒数了。
智商的遗传,性格的遗传 ,有的孩子喜静,自己能静下心来看书学习思考;有的孩子好动,喜欢热闹,玩,交朋友。父母要引导孩子,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养育环境。
高尔基说:“爱孩子,那是母鸡也会的,重要的是要教育孩子,这去是一桩伟大的事业。”显然,苛责不是一种好的教育方式。
长期苛责,孩子会不会出现精神疾病,这要视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而定。但是长期苛责肯定会让孩子出现心理障碍。
经常责骂孩子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孩子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严重缺乏自信心,这样长大的孩子自主性差,依赖性强,甚至会破罐子破摔。他长大了很大程度上也会这样去对待自己的孩子。自卑的孩子人生是不完美的。
父母要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多肯定,鼓励,引导。慢慢去克服缺点和坏的习惯。才能有好的亲子关系,能更好的到引导孩子向好的方面发展。
孩子的精神病的可能性比较小。因为孩子还小,三观还未形成,不像成年人走不出自己的认知局限。
可是,不会成为神经病,并不代表精神健康,孩子的精神问题一定很多,性格也会有很多缺陷。
总是苛责别人的人,他自己也是有心理疾病的。一类是完美主义者。还有一类是超级自卑者。
完美主义者非常注重细节,做事严谨,在乎别人的评价。所以容易走极端。容易把对自己的高标准强加到别人身上。对自己挑剔,对别人苛刻。容易固执和专制。所以这类人的孩子从小就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觉得父母对自己永远都不满意,自己永远都做不好,变得不自信或者自负,性格不是懦弱,就是极度暴躁。非常容易走极端。但是有时候反而会培养出一些能力非常强的孩子。
超级自卑者对孩子的影响更是负面。他们的苛责带着怀疑,不确定,让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父母的标准是什么,因为父母的标准也随时会发生变化。所以孩子的性格多疑,没有主见,随波逐流。
苛责是每个人都不喜欢的一种表达方式,尤其是亲子关系中。在幼儿时期,如果父母对孩子苛责,那么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养成,性格决定命运,相信每一个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没有一个美好未来。
看到这个题目,首先想到了现在不少教育理念被乱用、瞎用的现象。以前的社会和现在的社会差别在于信息的传播速度,以前的孩子和现在的孩子差别在于心眼多少。
为什么这么说?以前的孩子被父母批评了,可能哭,或者忍,或者更加努力。现在的孩子稍微批评一下,就会拿老师的话顶撞父母,拿所谓的“正面管教”反驳父母。
如此,父母对孩子总是苛责,到底会不会造成孩子得***呢?其实,有好几种可能。
一、父母过度苛责孩子
父母对孩子苛责,看什么程度,如果只是一般的苛责,比如对孩子的要求比较高,孩子可能会有点完美主义,不一定会有***。但父母如果过度苛责孩子,那么这个孩子无疑是心理不健康的成长,他有可能:
1.过度自卑
由于经常被苛责,没有得到过肯定,孩子成年以后一直沉浸在成长阴影中,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做事缺乏勇气和魄力。
但,当一个人潜意识将自卑视为自己的弱点,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自卑,这时候就会显示出自负或者强势。
由于经常被苛责,孩子在内心觉得自己不配得到爱,甚至有点无价值感。童年期间也许不会有什么出格的表现,但到了青少年期,就会渐渐显露出抑郁症、强迫症或焦虑症的症状来。
研究表明,这些神经症和一个人的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不止原生家庭,学校和社会也有责任。
有调查显示,偏执型人格障碍就是在一种被长期苛责、否定、嘲笑的环境中成长的,这个环境可能是来自父母的苛责,也可能是来自学校老师发动全班同学的嘲讽。而当他受到嘲讽或苛责时,又没有人帮他疏导情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尤其同时家长控制欲很强,什么事都要替他安排的时候,这个孩子得不到证实自己的机会,慢慢的开始怀疑周围的人轻视自己,从而形成偏执型人格障碍。
二、父母过度鼓励孩子
有一部分心理学说,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很大。但其实,对孩子成长影响大的不止是原生家庭,还有学校和社会。
为什么这么说?说一个现实的状况。今天的社会不知道受了什么影响,主张各种所谓的“正面管教”,却又运用不当,而是一味的要求家长表扬孩子,耐心和孩子讲道理,甚至在学校里也不允许老师批评孩子,说是会造成心理阴影,但是实际上,上一代直到我们这一代,有多少人很极重的心理阴影,反倒是现在的孩子稍微有一点点不如意,就出各种状况。原因在哪?在社会过度宣扬“鼓励和表扬”,否定“批评”,以至于现在不少家长对孩子是***用极端“肯定”式教育。
怎么个极端肯定法?比如说,孩子把画了副画,“好棒哦,好棒哦”;孩子拿钱买东西,“宝宝真棒,要懂得花钱”;爷爷奶奶给孩子盛了点菜,孩子不想吃,“你不要自己想盛什么就盛什么,要问他吃不吃”……这种就是极端肯定式教育,本质上和溺爱没什么区别。什么都以孩子为中心,没有教他做人的道理。”
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是自我中心的,玻璃心的,不懂得为他人设身处地的着想,甚至可能被养成一头白眼狼,甚至培养成表演型人格障碍。因为不管他做什么,大家都是夸,都是护,舍不得责备,所以他的人生观里,自己永远是对的,自己这么做永远有观众。
三、总结
因此,教育孩子,既不能过度苛责,也不能过度肯定,要拿捏得当。
俗话说,“凡事过犹不及”。有一个宝妈曾经分享过自己教育孩子的经验,“现在社会上各种所谓的理论什么的,还不如我自己总结出来的简单粗暴有效。你试着和孩子讲道理,结果孩子道理比你还多,因为同样的信息,你看得到,孩子也看得到,与其说教育孩子,倒不如说和孩子斗智斗勇。”而这位宝妈朋友教育出来的孩子确实很棒,错了就认错,你表扬她,她高兴;你批评她,她虽然不高兴,也不会过分,而且很喜欢和别人分享。很阳光。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vonjun.com/post/22964.html
本文目录一览:1、大病险包括哪些大病2、患有精神类疾病是重大疾病吗重疾险赔吗3、大病医保包括哪些大病...
本文目录一览:1、南京社保医疗保险报销范围2、南京市青龙山精神病院简介3、南京职工医保报销规定4、南...
本文目录一览:1、怎样正确对待精神病患者?2、精神病人一辈子都已经完了吗,是不是被国家家庭社会三方都放弃了吗.....
本文目录一览:1、余明洲人物简介2、余明熠这个名字好吗3、《杜杜·余明将军简介》揭秘宋仁宗为什么能创造中国...
精神恋爱和生理恋爱是什么?癫痫是精神疾病还是心理疾病?精神恋爱和生理恋爱是什么?精神恋爱是指人们在恋爱关系中注重双方内心...
本文目录一览:1、精神病跟祖坟有关系吗2、为什么有人患精神病去道观治疗3、宗教信仰对治疗精神疾病的作用如何...
精神病二级每月补贴?精神病人有什么补助?精神病享有国家哪些补助?精神病二级每月补贴?每个月700左右,二级精神残疾的补助...
本文目录一览:1、小孩子也会得焦虑症吗?2、父辈比我们更容易出现心理和生理疾病吗?3、现代孩子为何容易出现...
本文目录一览:1、上海哪里看儿童自闭症比较好?2、上海哪家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好?3、【急求】上海或者南京比...
猫没精神,不吃,不喝,总睡觉怎么办?猫抖动的原因?我家猫最近眼睛上都是眼屎,精神不好,它是怎么了?猫没精神没食欲吃饭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