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sd8456 发布于2024-04-25 23:06:28 疾病知识 106 次
高血压患者,鼓励家里自备一台有国际认证的血压计,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许多患者会问到校正的事情,可以与盒子上的厂家联系(上面有联系电话),寄回厂家校正,可每年校正一次。
然后,就是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测血压前,排空膀胱,***5-10分钟,一般测量坐位血压,血压计与心脏在同一水平。测量二至三次,两次测量之间要间隔一分钟以上,取平均值。此外,建议同时记录心率。高血压的患者要同时进行心率管理,建议小于80次/分钟。
第三,合适的血压测量时间。建议早上起床后1小时内,吃药前,测量第一次血压,目的是了解降压药物是否可以覆盖到清晨服药前的时间段。晚上睡前测量第二次血压,了解降压药是否可以管理到晚上的血压,以及患者是否是反勺型高血压(白天血压不高,晚上高)。有条件的患者可以在上午十点左右和下午四点左右测量血压,因为这是一天中血压最高的两个时间段。对于确诊高血压、调整降压药物期间、天气变化期间,以上血压监测就显得更为重要。血压没控制好的患者,要及时找医生调整降压药物。
对于高血压患者,除了管理好血压以外,还要注意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并发疾病的筛查,进行全面管理,才会获得最大益处。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
这确实是一个高血压患者应当了解的问题,只有准确地测量血压才能为制定合理降压方案提供依据,同时也是评判降压效果的依据。但由于人的血压在一天中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有自己的变化规律,而对高血压的控制是对全天最高血的控制,因此有高血压的人应当学习检测血压的相关知识,比如:
知晓全天血压的变化规律
人的血压在全天会出现两次高峰一个低谷,分别是早晨起床后的6:00-8:00血压会出现全天的第一个高峰,随后缓慢下降,到了下午16:00-18:00又会出现全天第二个高峰,之后又会下降直到半夜出现全天血压的最低谷,全天血压的最高与最低值可以相差10-20mmHg。
因此,测量血压应选择有血压高峰出现的时间。此外,由于夜间血压升高是独立于白天血压升高之外导致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原因,因此有高血压的人还应当定期检测夜间1:00-3:00的血压,可定期去医院佩戴24小时动态血压仪来完成这项检查,这也是近年来特别推荐控制血压的要求之一。
知晓检测血压的频率
对于初次***取相应措施比如改变生活方式、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的人,在头1-2周应每天检测血压,特别是服用长效降压药的人,因降压药起效缓慢而持久,往往在服药后一周才能发挥最大药物,因此应多做血压以了解血管控制情况,及时调整降压药用量;对于血压较平稳的人来说,每周应选择一天测量早晚的血压。
知晓血压检测的方法
比如测血压前要排空小便,安静休息5分钟,取坐位检测,双脚平放地面,胳膊肘要有支撑且上臂中线要与乳头平齐,袖带扎在肘窝上2厘米处,松紧以能平伸进2要手指为度;每次应测两遍,间隔2分钟,取两次的平均值做记录;如果两遍测量结果相差大于5mmHg,则还应测量第三次,去掉第一次结果,将后两次结果相加取平均值做好记录。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上周末参加2019华夏互联网+高血压大会,在参会期间学习了很多国内外关于控制高血压的知识。其中台湾大学王宗道教授的演讲对我印象深刻。为什么今天单单把台湾省的王宗道教授的讲课拿出来讲,主要就是因为海峡两岸同宗同祖,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文化传统,基本一致。所以,他们关于高血压防治的经验,其实我们也可以有效借鉴。
在这次会议上,王宗道教授特别讲了台湾省关于高血压控制的一些经验,他指出台湾社会在上世纪的70年代随着经济的腾飞,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欧美化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很多慢性病的高发,其中一个就是高血压。但是,随着医疗知识的普及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到今天他们因为高血压带来的严重疾病已经明显降低。
带来这些巨大转变的原因是很多措施的实施,其中一条就是“722”经验。这里这个722指的是对于患者教育,教育他们自己监测血压:7代表连续7天监测血压,第一个2指的是早晚两个时间段测血压,第二个2指的是每个时间段测两次血压。
在这种监测血压方法的引导下台湾实现了对高血压的有效控制,其实我们中国大陆地区对于高血压患者血压的监测与这个方法基本上大同小异。不同的是我们推荐每一个时间段测血压的时候连续测3次,去掉一次最高值,剩下两次求平均值。
最后,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可以让我们国家心血管疾病的拐点尽快到来。
高血压严重时会死亡吗?除了降压药,还可以怎么预防?首先明确回答这个问题,严重的高血压是可以引起患者死亡的,比如说高血压引发了脑出血、主动脉夹层、心肌梗死、脑梗塞等等,都是可以导致患者死亡的,而且很多情况下还是猝死。而说到除了降压药,如何预防高血压,我想给大家说一说我刚刚遇到的一个患者。他的病情改善一定对你有所启发。
今天一个29岁的年轻人在“好大夫在线”上找张大夫就诊,他是武***,他平时的日常生活就是那种很少运动、常吃外卖、喝酒抽烟熬夜、体重肥胖的典型现代年轻人。就在去年8月份,他偶然体检发现他的血脂、血压、血糖、尿酸、转氨酶全都高了,一时间年纪轻轻的他被医院诊断了“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好几个慢性疾病。
他自己说:这些疾病一股脑的来的太快,毫无心理准备,真是让人措手不及。在这之后他就开始关注健康,关注张大夫,除了每天坚持改善生活方式,吃的清淡,增加运动,戒烟戒酒,不熬夜,最重要的事就是每天坚持看张大夫的科普***和文章。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把张大夫的科普当做一个“闹钟”,每天都给自己提醒。”
因为生活方式改善的好,今年8月份他的体重降了30斤,再次做体检的时候发现血脂、血压、血糖都已恢复正常。尤其是血压稳定在120/80mmHg左右,而且他已经不用再吃任何药物,血压一直能控制的挺好。在好大夫在线问诊过程中他激动地说:“张大夫谢谢你,真没想到我的血压还能不吃药就能恢复正常,太不容易了,太开心了。希望通过我的经历让更多年轻人看到,反思一下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能有一个好身体!”其实,说这个例子主要是想要告诉大家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健康的生活方式的确能让我们的血压更加健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
但也提醒大家这种病例比较少见,完全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就能让血压恢复正常的情况的确存在,但是比较少,大部分人发现了高血压还是需要正规治疗的,不能完全依靠改善生活方式。
各位朋友们,快帮张大夫打榜了。免费打榜,不需要花钱,还能抽iPhone12,是时候显示你们的威力了
投票方法:打开我的主页投票或者长按下面图片识别“二维码”,然后点击10下“为他助力”投票,每人每天可以投110票(连续点击10次助力,登录头条可以投50票+做任务可以投60票)
投票时间:10月30日——11月8日
1、[_a***_]发作
高血压患者比没患高血压的人更容易患心脏病。随着时间的推移,高血压会导致动脉壁上的疤痕,这些疤痕会让动脉变窄,这阻止了血液流动。如果足够的血液被阻塞,就会发生心脏病发作,这可能导致部分心肌死亡,高达七成的第一次心脏病发作的人患有高血压。
2、血液凝块
高血压造成的动脉通常比正常情况窄,这可能导致血细胞粘在一起形成血液凝块。血液凝块可以阻止血液流向需要它的身体部位,阻止血液流向大脑的凝块可引起中风,阻止血液流向心脏的血凝块可导致心脏病发作。
3、肾脏受损
高血压也会伤害肾脏的血管。如果发生足够的伤害,肾脏就不能正常工作,这意味着肾脏无法处理体内多余的液体和废物。多余液体的积聚会导致更高的血压,从而产生危险的循环。随着时间的推移,肾脏可能会完全停止工作,那时就会出现肾衰竭。高血压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
4、妊娠高血压
一些从未患过高血压的女性在怀孕时可能会出现高血压,称之为妊娠高血压。它通常在怀孕后消失,但是怀孕期间的高血压应该得到及时的治疗。高血压会伤害妈妈的身体,也会影响宝宝,婴儿的体重可能过轻或早产。由于怀孕期间的高血压,死产也是可能的。
5、心脏衰竭
当心脏衰弱并且不能将足够的血液泵入体内时,就会发生心力衰竭。未经治疗的高血压可导致心力衰竭,那是因为高血压会使心脏负担更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会损害心脏的肌肉和瓣膜。
这些都是比较严重的健康问题,是不可忽视的,有些甚至是致命的。控制高血压水平也并非是不可能的,从健康的饮食入手,管住自己的嘴是第一步,还有一些降血压药物也是非常有效的。
有效控制小秘诀
1、减少食盐摄入量:每天摄入盐量应少于5克,大约每天为小汤匙的半匙。
2、合理膳食:饮食应限制脂肪摄入,少吃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糕点、甜食,多食新鲜水果、蔬菜、鱼、蘑菇、低脂奶制品等。
3、控制体重:最有效的方法是适度节制饮食,减少每天摄入的总热量;增加体力活动,包括快步、慢跑、游泳等。
4、戒烟限酒:烟草中含有尼古丁,能***心脏使心跳加快,并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大量饮酒,尤其是烈性酒,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vonjun.com/post/408.html
本文目录一览:1、胃肠保健小知识2、如何预防肠道寄生虫病?3、胃肠道用药大盘点,制酸药、胃黏膜保护药,究竟...
本文目录一览:1、科普宣传工作总结2、开展科普活动的总结三篇3、科普宣传活动总结4、科普活动工作总结...
本文目录一览:1、考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证是不是没有学科笔试直接面试?2、健康讲师证怎么考3、教师资格证的心理...
本文目录一览:1、冬季健康讲座开场白2、校园冬季安全注意事项10个3、健康知识讲座演讲稿冬季健康讲座开...
谁知道男科最能忽悠人的疾病是什么吗?男科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男科病都有哪些?谁知道男科最能忽悠人的疾病是什么吗?身为一...
本文目录一览:1、如何预防季节性传染病2、怎样防疾病常识3、季节性皮炎要如何预防?预防季节性皮炎的方法...
怎样判断是否患有肛肠疾病?古代人没有手纸,会得什么肛肠疾病?什么是肛肠息肉?直肠癌的症状是什么样的?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
学习传染病学的重要性?怎么给幼儿园小朋友普及预防疾病知识?最近出现很多医生讲解各种疾病治疗和预防的短视频,能相信吗?非医...
本文目录一览:1、预防秋季传染病知识2、秋季多发病有哪些3、秋季常见病有哪些4、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有...
关于健康科普知识,想知道大家最想知道的疾病科普有哪些?将健康和疾病的基础知识纳入教育课本才是真正的医改,您怎么看?关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