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sd8456 发布于2025-02-13 21:29:49 疾病知识 27 次
感谢邀请!
首先我要真诚的告诉您,没有哪一类婴幼儿疾病,是一成不变的。但是很多婴幼儿疾病都是可预防,可控制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很多婴幼儿疾病并不是先天性的,有可能是父母经验不足,喂养方式不当,卫生防御不到位等等所导致各类疾病的发生。
作为为一名90后职业奶爸,我来分享一下我的个人经验:
2019年6月7号我们的双胞胎女儿诞生了……幸福的同时也伴随着带娃的劳累和压力。由于没有父母的帮忙,我和老婆都是自己手把手带两个孩子。
1. 新生儿喂养问题,很多新手爸妈以为很简单,其实这里面大有学问……
A.奶粉的选购
并不是价格越贵越好
B.奶粉的配方
配方奶粉一定要看好它的搭配,已经标注上显示的内毒素含量,这个含量越高越危险。
C.奶粉的调配
配兑奶粉的手法(正确手法:来回的揉搓)
奶瓶(玻璃奶瓶最佳)
D.奶瓶的选购
新生儿最好使用玻璃奶瓶
6·奶嘴最好选择没有双酚A毒物质的硅胶奶嘴,仿母乳。
二.污染的幻境
2.孩子吸入污染的空气,容易造成过敏性咳嗽,严重的容易引起支气管炎,肺炎,咽炎等上呼吸道疾病。
三.帮助孩子提高抵抗力
1.按时喂养维生素AD钙,预防佝偻病,矮小症等等。(佝偻病即使发病7个月以前是看不出来的,不容易被发现,所以新生儿出生12天就要开始喂AD钙,晒太阳)
2.每天带孩子晒太阳,最好是上午8.00~10点前的太阳。
每天适应外面的空气和环境变化,有效帮助孩子提高抵抗力,避免养出瓷娃娃。
4.不要盲目给孩子喂AD钙以外的钙液,以免适得其反。
以上方法都是个人经验所得,可以预防疾病发生的有效方案,希望能对楼主有帮助。因为我的双胞胎宝宝到目前5个半月,从来没有生过任何病。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点赞,收藏,点赞,转发……最后祝宝宝茁壮成长,天天开心。
就目前身边的环境和自己孩子的经历,我认为小儿感冒~积食~腹泻等都能称得上儿科疾病之最。预防起来宝爸宝妈们以及爷爷奶奶们起着关键性作用,及时的增减衣物、注意儿童卫生、合理饮食等。孩子都是无行为能力人,家长做好了,孩子自然就会与疾病说再见
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最常见的,也是最多发的疾病,约占儿科门诊的80%
上呼吸道感染在儿童期是比较常见的一类呼吸道感染,儿童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是需要家长做综合的处理,首先要注意儿童自身体质的锻炼,在均衡营养的同时注意适当的运动和保证充分的休息,同时也要注意环境因素如果有特殊的不良天气或者雾霾情况,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如果儿童还有一些特殊的过敏问题,包括食物过敏和一些环境因素中的吸入过敏,都要尽量避免综合起来,来提高孩子自身的免疫力预防呼吸道感染。
还有儿科常见疾病有咳嗽,感冒,腹泻,厌食症,反复外感发烧,皮肤病,口腔疾病,眼科疾病…平时注意观察宝宝是否体重异常,面色异常视力异常,食物异常都可能是有不舒服的地方
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谢邀!
在我们国家,从出生到成年,常规情况下是要打11种国家免疫***的疫苗(即一类疫苗):卡介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A群流脑疫苗、A+C流脑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分别预防:乙肝,结核病,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脊髓灰质炎,乙脑,流脑,甲肝这十二种疾病。
我国的法定传染病目前是39种,具体细分44种疾病(其中[_a***_]肝炎细分6种)。分为三大类,其中:甲类2种,乙类31种,丙类11种。44种疾病中,25种已有对应的疫苗可以预防。从出生到成年,最少就是打国家规定的11种疫苗,最多就是已有的疫苗25全打。
希望以上回答能给你带来帮助。
谢谢邀请。现在社会进步了,孩子从出生到十来岁要打几十次以上疫苗吧,防的病不是专业人员恐怕谁也记不清。
但是一般防疫疫苗并非不打不行,人本身也会产生各种抗体。比如过去天花是最严重的疫病之一,但是天花疫情暴发时也不是***不能幸免,为啥,有些人自身抗体足够强大。
现在人们生活卫生环境比过去强的多了,从生物学讲疫病己大大减少,加之国家几十年来有的效防疫措施,一些疫病己经消失,现在注射的疫苗目的己不是防疫病,而是有目的的提高人体对某种常见病的抵抗能为。
所以说人一生需接种多少疫苗没标准,如果身体倍儿棒,又特别喜欢锻炼身体,一般的防病疫苗一种不接种也可以。
谢谢邀请。
依照现行的规定,出生到六周岁需要接种12种疫苗,共22到25剂次,以达到国家规定的免疫标准,预防乙肝、甲肝、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
如有疑问可以详细咨询专业医师,他(她)会给你解答清楚。
呵呵,其实每个婴儿一出生就好像有一本什么手册,那本手册就注明什么时候打疫苗,打什么疫苗,这本手册都是保存在妈妈手中,我是不去过问的,时间一到抱着孩子去***就是了。
这种基础防御还是需要的。这回无非就是监管不利和不法商人。我个人认为这个打多少疫苗是国家根据国情还有地域来实际安排的。现在我们应该对咱们国家有信心,相信会处理好这次事件。
首先预防是针对的公众(健康人群),而治疗针对的是个体(病人)。第二,从与传染病的斗争史来说,通过接种疫苗,消灭了天花、脊髓灰质炎等,控制了麻疹、白喉、新生儿破伤风、流脑、乙脑等一大批传染病。第三,对于危害人们日益严重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取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就可以预防发病或延缓发病。第四,我国中医就有上医治未病学说。通过以上事实可以证明预防的重要作用,胜于治疗。
谢谢邀请!
预防大于治疗是非常有道理的,古语叫防微杜渐!
1、从医学角度不管是流行病控制或者自身健康的管理,预防级别是高于治疗的!
2、预防可以让你避免疾病对你的伤害,让你心理身体免受损伤,保持身心的健康!比如传染病或者慢性病亦或者癌症。
3、而疾病发生后,首先会对心理产生影响,其次势必会对身体带来伤害,如果是普通疾病还好,如果是重大疾病,那么对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
4、医者常常说一句话: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道出了医学的本质,医学不是简单的科学,医学是人学。其实世上的疾病能治愈的并不多,很多是治愈不了的,那么我们怎么能避免这些治愈不了的疾病的伤害呢?
对于社会或者个人,那也就只能做好预防了!
总之,社会要预防流行病的发生,要加强疾控组织的工作力度,而个人要避免疾病的伤害就只能多运动,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方式!
毕竟身体是自己的😊
欢迎关注健康生活管家,分享健康、快乐!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是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一个最重要的工作指南,揭示出预防大于治疗的主次关系。目前国家新组建的卫生健康委员会即是将预防为主方针在机构组织建设上具体化,使人们从实际上的治疗为主的错误行为上迷途知返,回到防重于治的正确轨道上来。确定了国家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大政方针后,在具体的工作中人们的认识和工作重心就会明显地注重和倾向于疾病的预防工作。做为每一个国民,在防病工作中会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医院主要是负责治病的,而防病则基本上是每一个国民的为主体的自然义务,医疗系统退居次席。拜托互联网所赐,人们可以很方便地获得许多可堪大用的疾病预防和健康指导方面的知识。如上网可以查到的《力学疗法》一书,就是一本非常好的适合个人做好脊柱疾病预防治疗的重要创新书籍,中医在养生保健方面也是强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预防保健医学将会成为文明社会健康领域的主体,医院里的病后治疗将会退居次席。
随着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及网络信息的发达,很多人对疾病还是逐渐有所了解,再加上经济条件的允许,很多人都有保护自我意识,很多病要提早预访,一旦得了病有很多病是难以治愈的。在古代早就重视无病发防,上工治未病,华佗的养生术,八段锦,五禽戏…
疾病在于预防,换句古话来说“上医治未病 ”,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最高明的医生治疗还没有发生的病,中等的医生治疗将要发生的病,而普通医生治疗已经发生的病。
“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有时去治愈”--这句话可能也有人听说过,医学发展自今,也有很多无奈,也有很多疾病无法治愈。那么,能说现代医学无能吗?我想应该不能吧!从人平均寿命的提高,霍乱/天花被消灭,很多疾病虽然不能治愈,但也有有效的控制手段,就能说明现代医学是在不断地发展的。
为什么说重于预防?就拿心脑血管疾病来举例,如果初期的危险因素没有控制好,最终会发展为中风,心梗,甚至致残致死 。控制初期的危险因素,就是为了预防后面的不良结局。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vonjun.com/post/18638.html
养鸡怎么养怎么预防疾病?养鸡怎么养怎么预防疾病?俗话说的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农村的特点山多,土地多,我们就利用这些...
本文目录一览:1、小学生春季传染病防控及饮食饮水知识讲座,快,现在就要2、健康知识讲座演讲稿3、健康知识讲...
本文目录一览:1、登革热防控知识2、四害相关知识与防治方法有哪些?3、登革热防治基本知识登革热防控知识...
本文目录一览:1、胃肠保健小知识2、如何预防肠道寄生虫病?3、胃肠道用药大盘点,制酸药、胃黏膜保护药,究竟...
本文目录一览:1、科普宣传工作总结2、开展科普活动的总结三篇3、科普宣传活动总结4、科普活动工作总结...
本文目录一览:1、如何预防季节性传染病2、怎样防疾病常识3、季节性皮炎要如何预防?预防季节性皮炎的方法...
怎样判断是否患有肛肠疾病?古代人没有手纸,会得什么肛肠疾病?什么是肛肠息肉?直肠癌的症状是什么样的?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
学习传染病学的重要性?怎么给幼儿园小朋友普及预防疾病知识?最近出现很多医生讲解各种疾病治疗和预防的短视频,能相信吗?非医...
本文目录一览:1、预防秋季传染病知识2、秋季多发病有哪些3、秋季常见病有哪些4、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有...
关于健康科普知识,想知道大家最想知道的疾病科普有哪些?将健康和疾病的基础知识纳入教育课本才是真正的医改,您怎么看?关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