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知识 > 正文

黄鳝疾病防治知识:黄鳝病防治主要药品

wasd8456 发布于2024-09-23 00:31:10 疾病知识 78 次

本文目录一览:

鳝鱼的防治疾病

鳝鱼防治技术主要包括对各种疾病的预防治疗。以下是针对常见疾病的改写:鳝鱼在养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多种生态性疾病,如发烧病、发狂病、出血病和白露症等。发烧病源于运输过程中的密度过大和环境变化,可通过控制装运密度、混运泥鳅和添加生姜来预防,病发时需更换新水。

烂尾病在高密集养殖池和运输途中比较易发,黄鳝常见疾病的防治且不容易治疗。其是由产气单胞菌中的一种细菌引起的疾病。病鳝尾部充血发炎,然后肌肉坏死溃烂,严重时尾柄或尾部肌肉腐烂,只有尾椎骨露在外面。预防上,应加强黄鳝池的水质与环境卫生管理,避免细菌大量繁殖。

赤皮病 症状:病鳝机体瘦弱,体表局部出血、发炎,尤其是腹部两侧最为明显,呈块状病灶,严重时腐烂至骨。

黄鳝疾病防治知识:黄鳝病防治主要药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此外,其特有的鳝鱼素具有降糖和调节血糖作用,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低脂肪的特性使其更健康。鳝鱼富含维生素A,对视力有显著改善效果,能促进皮膜新陈代谢,防治夜盲症和视力减退。同时,维生素A还能增强免疫力,促进发育骨骼强壮。黄鳝中的DHA和卵磷脂对预防脂肪肝也有积极作用。

黄鳝毛细线虫病预防与治疗

1、预防措施①彻底清塘,清除池底淤泥;②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治疗措施①拌料投喂肠虫速灭或绦虫清,每天投喂1次,连喂4天,同时全池泼洒鑫洋灭虫精;②按每千克体重0.1~0.15克拌饲投喂90%晶体敌百虫。

2、在预防黄鳝毛细线虫病时,首要步骤是在冬季进行干塘处理。此时,需将池底和池壁充分曝晒,为新年的养殖创造一个干净的环境。在鳝种放养前,每立方米的鳝池应使用200克生石灰进行彻底清塘,确保消灭原有池塘中的病原体,降低疾病传播风险。在疾病的高发季节,常规的防治手段是***用药物防治。

黄鳝疾病防治知识:黄鳝病防治主要药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投喂晶体敌百虫药饵。把90%的晶体敌百虫,按250千克鱼种用药5~7克,拌入饵中,连续投喂6天。每千克饲料添加吡喹酮0.5~1克,连投3~5天为一个疗程。***用中草药治疗。

4、因此,保持良好的水质管理、彻底清塘和挑选健康的鳝种,是防止黄鳝毛细线虫病的重要措施。在养殖过程中,控制密度和实施有效的防治策略,对于降低疾病的传播和影响至关重要。

黄鳝疾病的防治方法

出血病常见于苗种投放或成鳝入冬期,与水质、天气等因素有关。预防用聚维酮碘浸洗鳝体,治疗包括全箱消毒、内服药物和饲料添加抗菌药物。白露症,又称肝脏疾病,由过量高蛋白饲料引起。预防方法包括做好驯食工作,适当控制投喂频率和饲料类型,以及选用脂肪含量较高的饲料。

黄鳝疾病防治知识:黄鳝病防治主要药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④ 在池中搭配放养少量泥鳅以活跃水体。同时,每池放入数只蟾蜍,以其分泌物预防鳝病。

防治方法:先遮荫降温,再将鲜蚌肉切碎,撒入池内,有一定疗效。 发热病: 此病主要发生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密度大,运输时间长,体表粘液被水中微生物分解,大量耗氧,放出热量,造成水温剧增(可高达50℃),使底层黄鳝缠绕成团致死,死亡率有时可达90%。

人工养殖鳝鱼怎样防病

1、防治方法:①黄鳝苗种下塘或转塘时,要注意两个池水温度差异不能过大,若相差过大,要设法调节水温,鳝苗一般温差不超过2℃,鳝种一般温差不超过5℃;②若用地下井水做水源,井水在进入鳝池前,需经过太阳曝晒,否则,井水直接进入鳝池中,也会引起黄鳝患感冒病。

2、黄鳝的养殖方法:场地选择、饲喂管理、病害防治。场地选择 养殖黄鳝要选择土质良好、水源充足、无污染的场地,并使用水泥建造池塘,池塘深度保持在1米左右,单个池塘的面积控制在15平方米以内即可,而且池塘最好建造为长方形,便于管理。

3、建好养殖池套养黄鳝、泥鳅的池子,要选择在避风向阳、环境安静、水源方便的地方,***用水泥池或上池均可,也可在水库、堰塘、小水沟、小河中网箱套养,面积一般为25~150平方米。若用水泥池套养,放苗前先要进行脱碱处理,才能放养黄鳝苗和泥鳅苗。若用土池养殖,要求土质坚硬并将池底夯实。

4、当然在养殖黄鳝的同时,一些黄鳝养殖户可能为了节约成本,建议大家呢,可以用棍子在池塘中间树立支架,并且将养殖网箱放在支架上。大家都知道黄鳝钻洞比较厉害,所以养殖的时候呢,一般养殖户都是***用网箱养殖,用支架将网箱支撑起来,防止黄鳝逃跑。

黄鳝鱼在十月份最容易发什么病?怎么治?

1、常见鳝病治疗方法:出血病:用鳝病灵全池泼洒或浸泡黄鳝鱼体30min,用量为每m水体用鳝病灵1-5ml。肠炎病:每100kg黄鳝每天用大蒜30g拌饲投喂,连喂3-5d。

2、③病虫害防治要以预防为主,静水无土养殖的主要病虫离有毛细线虫病、肠炎病、细菌性烂尾病、打印病和赤皮病等。驯化吃食成功后,要立即着手药物(如敌百虫、驱虫净)拌饵进行杀灭。其他病害的防治方法如同有土养殖。④越夏相对而言,室内越夏容易。

3、肠炎病;每100公斤黄鳝每天用大蒜30克拌饲投喂,连喂3一5天。不能用国家禁用药物:如,氯霉素,呋喃唑酮。

鳝鱼防治技术

鳝鱼防治技术主要包括对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下是针对常见疾病的改写:鳝鱼在养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多种生态性疾病,如发烧病、发狂病、出血病和白露症等。发烧病源于运输过程中的密度过大和环境变化,可通过控制装运密度、混运泥鳅和添加生姜来预防,病发时需更换新水。

防治方法:①黄鳝苗种下塘或转塘时,要注意两个池水温度差异不能过大,若相差过大,要设法调节水温,鳝苗一般温差不超过2℃,鳝种一般温差不超过5℃;②若用地下井水做水源,井水在进入鳝池前,需经过太阳曝晒,否则,井水直接进入鳝池中,也会引起黄鳝患感冒病。

鳝鱼的养殖主要包括池塘建设、鳝种选择、饲料投喂、水质管理和疾病防治等关键步骤。首先,池塘建设是鳝鱼养殖的基础。鳝鱼池应建在避风向阳、靠近水源的地方。池塘的大小和深度要适中,底部要铺设一层泥土或细沙,以便鳝鱼打洞潜伏。同时,为了防止鳝鱼逃逸,池塘的四周和底部应设置防逃网。

水质管理室内水深保持在5~8厘米,室外保持10厘米左右,炎热季节可加深到15~20厘米。因水位浅,鳝鱼排泄量大,水质极易恶化。因此,更勤换水,这是静水无土养殖的关键,一般夏季3~4天一次,春、秋季7天一次,且每次换水要彻底。生产实践表明,彻底换水利于防治虫害且不影响鳝鱼生长发育。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vonjun.com/post/7823.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随机图文
    此处不必修改,程序自动调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