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sd8456 发布于2024-09-12 16:26:25 其他疾病 73 次
精神疾病的康复其实并不是单单的心理康复的问题,其实精神康复早已成为康复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而真正的精神康复是包括:医学康复,心理康复,社会康复,职业康复的。今天我就来介绍一下心理康复的包含内容。
心理康复
所谓心理康复帮助的对象是患者,但也包括患者家属。心理康复的目的是要给与患者和患者家属以希望,是要有针对性的改善患者和家属的自信心缺乏,难以应对压力的情况,对疾病认知的改变,调整情绪以及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上述都属于心理健康需要改变的目标。
1.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充分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可以说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心理康复的前提,彼此信任的医患关系更有利于患者接受医生的康复帮助。
2.提供综合性的服务 在充分评估划着的心理状态的前提下,针对不同患者心理康复需要,提供心理疏导,心理支持,个人、家庭、集体等不同的心理治疗。目的是帮助需要的患者甚至家属提高心理调控能力,客服消极情绪,消除社会偏见,增强自我意识,以健康的心理状态适应社会。
心理康复在我国实施的主体主要还是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国外发达国家的实施主题一般为社区精神卫生康复机构,但我国社区缺少康复机构建设,所以心理康复主要还是依靠患者定期的到院复诊时进行的。
有人可能说心理咨询可以担负心理康复重担,但其实真的不适合,咨询师缺少真正的精神医学知识,并不适合担负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康复工作,这一点在精神卫生法中也有相应规定的。
从医生的角度理解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
精神障碍疾病对精神患者而言,是影响深远的精神疾病,很多患者因常年患病,都存在严重程度不一的认知功能损害,而且没有正确干预的患者会表现为进行性加重,所以精神障碍患者不单单需要维持药物治疗,更需要真正的医学康复。
我们国家虽然在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上起步比较晚,甚至可以说零基础,但国家毕竟看到了这方面的不足,可以肯定接下来这方面的政策和社区健康相关建设会是重点工作,我们不久就会在生活的社区享受到专门面向精神账啊患者的专业的心理康复和社区各项基本技能的训练。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有问题可以私信留言,我会帮你解答的。
你好,哪些因素能够促进精神疾病的康复,我认为,至少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实施:
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很多精神疾病,呈隐匿性起病,初期可能逐渐表现为一个性格方面的异常,如孤僻、离群,爱挑理,总是歪曲他人的意图。这种情况,很可能就是某种精神疾病的早期表现,如果能够及时被发现并得到相应治疗,那么病情将可能被有效的控制。
二,依从性良好,能够持续的治疗:很多精神疾病的复发可能都与停药有关,然而,对于大多数精神疾病来说,最保守、有效的办法还是服药,抑制症状,能做到“根治”的并不多,这就要求我们患者群体和家属共同协作、努力,最大程度的监督和自我管理,做到遵医嘱服药。
三,恢复社会心理功能:这往往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如果对于出院且缓解期的患者予以正确的心理治疗,并及时评估其社会功能的恢复情况,有针对性的予以康复训练,患者的康复可能性将大大提高;
四,有效的家庭照料和支持:家庭监护人的作用至关重要,根据我多年临床经验,家庭成员中,能够提供持续的经济支持和精神支持的患者,其治疗效果明显,要知道,最好的康复场所是让患者回归到社会之中,这就离不开家属的全力支持;
五,精神疾病单一,不合并其他疾病或物质依赖的个体,往往预后更好:这个比较容易理解,单纯的抑郁症,单纯的躁狂症,治疗上一定要易于合并人格障碍或合并物质依赖的个体。
六,有效的社会支持和管理:目前国家越来越重视精神病人的康复和预后,并建立了相应的档案信息网络,当地基层管理人员会定期对网内患者进行管理和随访,并可能提供免费药物,目的是确保患者病情稳定,最终能够回归社会,这也是关系到患者康复成功的基础。
以上是我对于精神患者康复因素的一些理解,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请继续关注,我将每日更新医疗科普
1.坚持服用药物和专业心理咨询。
万万不能私自停药和减少药量,这会适得其反导致病情加重和延长。定期到医院复诊,由医生针对患者情况及时调整药物,且配合专业的心理咨询。
2.精神上维护。
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培养精神的追求或个人信仰,需要帮助他们寻找新的希望,目的和意义。许多人通过有意义的就业和社会关系找到目标和意义,***取行动带领他们参与社交活动,例如通过扩展社会网络和参与奖励社交活动,这需要根据个人目标量身定制,这部分对精神疾病的患者康复是非常重要的。
3.身体健康维护。
许多患有精神疾病的人还在与饮食、睡眠、缺乏锻炼和个人瘾癖作斗争。因此,维护自身的健康是指帮助他们身体健康状况得到积极地改善。这可能包括身体疾患的康复,更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运动,减少香烟和[_a***_]等物质的使用,以身体的健康促进心理的健康。
那就是坚持服药。这是一个基础。
对妄想的看法。我发现很多病友都有同样的妄想,比如认为人类被机器人入侵了,周围的很多人都是机器人扮演的;再比如认为自己是救世主;再比如认为自己发现了真理,要创造一个宗教等等。不同病友可能会有类似的妄想。然而,在正常的人群当中这里面的每一个妄想的主题都有人写成了小说或者是在进行一些***说或者推论。这说明有这些想法不奇怪,但是如果这样的想法超过了一个度,就成为了病态。人的大脑是一个精密的仪器能够自我平衡,所以正常人出现这些想法时只是一闪而过,当做笑话或者***或者是幻想来处理。病友却把这些当成是真的了,我觉得这是大脑失去平衡的表现。大脑失去平衡,导致认知出现问题。这大概不仅仅是心理精神问题,也有生理上的问题。
然后,对于怎样防止复发,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1、坚持服药是基础。***服药的原因我觉得主要是为了摆脱***这个社会标签吧。其他的疾病比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病人很少有不愿意服药的。因为人生病了,需要吃药这很正常。但是,***被社会贴上了歧视的标签,不愿意吃药可能是因为这个标签。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停止服药极大地可能是复发,复发一次,严重一次。
2、与主治医生保持联系定期复查。***是慢性病,定期到主治医生处复查,一是可以及时反应自己的情况,接受主治医生的治疗和指导,二来可以提醒自己的病者身份,不至于擅自停药,保持谨慎细微,再者,这种病是终生性的,以后说不定会复发,与主治医生保持联系,会增进医生度自己的了解,有利于后期可能出现的治疗。
3、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我觉得这个很重要。一旦建立了健康的人际关系,自己就会感受到来自人际关系的正面力量,可以在自己失落的时候支持自己。健康的人际关系就像是一个正能量的通道,会不断向自己输送正能量,这对于防止复发是十分重要的。
4、力所能及的工作。坚持做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能够从中感受到自我的价值,对于恢复社会功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工作能促进自己回归社会。回归社会会使得自己的注意力放到社会生活上,淡化自己对自己疾病的关注,感受正常的生活,逐渐自我认同,觉得自己跟正常人没什么差别。
5、铭记自己的疾病身份,保持谨慎细微。不是要自我贬低,而是说要防微杜渐。防止自我放纵,诱发疾病复发。就像是高血压的人尽量不好发脾气,糖尿病人不要吃糖一样。要学会保护自己,注意生活的细节,防止复发。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vonjun.com/post/7015.html
本文目录一览:1、心理疾病有哪些2、心里疾病有哪些3、心理学常见的心身疾病有哪些4、常见的心理疾病有...
本文目录一览:1、精神科疾病有哪些(精神疾病有哪些)2、女性易患上哪些心理疾病3、女性更年期精神病有什么特...
本文目录一览:1、心理长期阴暗易患强迫症2、什么是黑暗人格?3、黑暗人格到底是怎么样的存在?4、心理...
本文目录一览:1、南宁中南医院口碑怎么样?权威吗?2、老人脾气暴躁易患老年痴呆症3、湖北武汉协和医院治疗心...
本文目录一览:1、佛法如何解决心理的问题2、济群法师的,讲佛法怎样治愈心理疾病3、如何用佛法解脱人生种种痛...
本文目录一览:1、精神病跟祖坟有关系吗2、为什么有人患精神病去道观治疗3、宗教信仰对治疗精神疾病的作用如何...
精神病二级每月补贴?精神病人有什么补助?精神病享有国家哪些补助?精神病二级每月补贴?每个月700左右,二级精神残疾的补助...
本文目录一览:1、小孩子也会得焦虑症吗?2、父辈比我们更容易出现心理和生理疾病吗?3、现代孩子为何容易出现...
本文目录一览:1、上海哪里看儿童自闭症比较好?2、上海哪家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好?3、【急求】上海或者南京比...
猫没精神,不吃,不喝,总睡觉怎么办?猫抖动的原因?我家猫最近眼睛上都是眼屎,精神不好,它是怎么了?猫没精神没食欲吃饭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