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知识 > 正文

预防心脏疾病知识-预防心脏疾病知识讲座

wasd8456 发布于2025-04-19 22:59:20 疾病知识 18 次

  1. 心血管疾病的隐形杀手是什么,如何预防和控制糖尿病?
  2. 50岁后怎么预防心脏病呢?
  3. 日常生活中吃什么能保护血管,避免心血管疾病?

血管疾病的***杀手是什么,如何预防控制糖尿病

脑血管病的***杀手就是你有病了没有暴发.可你还不知道。你病很重了你也不知道。结果就是一但暴发非死即残。我给你一个方法,告你一个标准,让你知道你血管健康状态。(看图片丿


心脑血管疾病的***杀手是高血脂,高胆固醇,高血糖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病因相对复杂,有精神心理因素,有生方式因素,有遗传因素,有脊柱病相关因素,有药物因素,因生活方式不合理引起的高血压,与高血脂,高胆固醇,高血糖,高尿酸代谢性疾病的病因相同或相以,都是营养不均衡,在高动物脂肪、高淀粉类食物摄入过多,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不饱和脂肪酸缺乏运动或体力劳动不足,最终导致损伤而致代谢障碍,代谢障出现后再出现脂肪肝,高血脂,高胆固醇,高尿酸,高血糖。高胆固醇引动脉粥样硬化,再引起血压高。高血糖又可损伤血管引起各种各样的血管病变,累及全身血管及组织细胞

预防糖尿病最有效的方法是改变饮食习惯,少吃高淀粉类食物,也就是精米精面和糯米制品,改食五谷杂粮,豆类制品,蛋,奶,鱼,鸡肉,瘦肉,蔬菜水果,坚果。吃七分饱,多运动。

预防心脏疾病知识-预防心脏疾病知识讲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50岁后怎么预防心脏病呢?

50岁的人想要很好的预防心脏病,那么首先应该看我们到底有没有遗传基因。也就是说我们的直系亲属有没有患有心脏病的历史,如果有的话,应该确定到底是哪种类型的心脏疾病,之后我们才能根据心脏病的类型,很好的做出预防。不过没有遗传基因导致的心脏疾病的话,我们就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手段来有效的做出预防了:

1、保持平稳的情绪

我们都知道,愤怒可以伤害我们的心脏,脾气越暴躁心脏就越不好,所以想要很好的预防心脏类疾病的话,首先我们应该保持平稳的情绪,我建议大家经常做一些自己心情可以平复的练习,比如说打一打太极拳,练习一下佛家的打坐***,或者学习一下瑜伽的***修炼等等,这些练习方式都可以帮助我们让自己的心情保持平稳,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的预防心脏类疾病。

预防心脏疾病知识-预防心脏疾病知识讲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保持良好的休息

第2点我们要做到的是保持良好的休息,尤其注意千万不要熬夜贪黑,因为当我们进入睡眠状态以后,心脏也会进入自己的一种休息状态,这个时候心脏跳动的频率只有我们苏醒时候的1/3,也就是说我们在休息,心脏也在休息,但是如果我们熬夜贪黑的话,心脏就得不到良好的休息,造血功能也会遭到干扰,所以就容易引发心脏类疾病。

3、保持适当的体育运动

预防心脏疾病知识-预防心脏疾病知识讲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想要预防心脏类疾病,保持适当的体育运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所有的运动项目当中有很多运动,对于心脏都有着很好的锻炼作用,比如说深蹲起这项运动对于心脏就有着非常好的帮助心脏减轻压力的效果,所以我建议大家每天至少做30~50个深蹲器,长期坚持的话就可以很好的预防心脏类疾病。

心脏病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包括很多疾病,比如最常见冠心病,还有房颤、心脏衰竭,这些都属于心脏病。但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最常见的也是首要的死亡原因是冠心病。那么,对于50岁的人来说,要怎么预防冠心病呢?有以下三点建议,可供参考:

一、坚持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干预

危险因素是指能够导致冠心病的因素。冠心病形成的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斑块。预防冠心病首先就是预防斑块的产生。

斑块产生的危险因素有很多,有些是不能人为干预的,比如年龄、性别、遗传因素。有些是可以人为干预的,这些危险因素才是我们需要干预的重点。

1、高血压患者控制好血压

  • 高血压病人,长期的血压高会导致血管的内膜受损,这给斑块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斑块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的4倍,而且60%-70%的冠心病病人合并有高血压。
  • 所以,一旦发现高血压,要积极的治疗。不要以为没有任何症状就掉以轻心,这些[_a***_]疾病的危害就像温水煮青蛙,伤害逐渐累积。

2、控制好血脂

  • 血脂异常是斑块产生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血脂里面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的升高,则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最主要的原因。有研究,发现给试验的动物每天喂高胆固醇的食物,动物很快就会出现斑块。
  • 因此,出现血脂异常要重视,根据未来10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将低密度脂蛋白降低到相应的目标值。

3、糖尿病

  • 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糖尿病或者糖耐量异常的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都是正常人的很多倍。
  • 有糖尿病的病人,要积极的控制血糖,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以下。

4、肥胖

  • 肥胖的危害同样很大,会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问题,这些疾病又会导致冠心病。
  • 因此,肥胖患者需要减肥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吸烟、酗酒,久坐不活动的生活方式,这些都是需要避免的。

二、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1、合理的膳食

  • 钠盐也就是我们吃的食盐,其他的味精、酱油里面也含有。钠盐会显著升高血压,尤其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大多数是盐敏感性体质,如果本身有高血压,钠盐摄入过多,不利于血压的控制。而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增加钾盐的摄入。
  • 饮食以低脂、低糖为主,尤其是本身有糖尿病的患者。平时饮食以水果、蔬菜、低脂奶制品、谷物、植物蛋白为主,适当搭配粗粮,减少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比如油炸食品含有比较多的反式脂肪酸。

2、戒烟

  • 吸烟会损伤血管的内皮,有利于动脉斑块的形成。更可怕的是,吸烟不但有利于斑块的形成,还会导致斑块的不稳定,斑块不稳定就可能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出现。
  • 就拿急性心肌梗死来说,经常吸烟的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年龄年轻10岁;发病的概率是不吸烟的6倍。

3、限制饮酒

  • 过量饮酒会显著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而且随着饮酒量的增加而增加,限制饮酒可以血压降低。研究表明,酒精摄入减少67%,收缩压可以下降3.06mmHg,舒张压下降2.04mmHg。
  • 对于“少量饮酒对于心血管有好处”这样的说法,并没有科学的依据。但是减少饮酒确实是可以实实在在的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即使对少量饮酒的人来说。
  • 所以,可以戒酒的话就戒掉吧,戒不掉的话,少量喝。

4、坚持运动

  • 生命在于运动,久坐不动是健康的大忌。坚持运动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保持体重,还可以降低血压;另外,在运动过程中,人可以获得愉悦,可谓一举数得。

5、规律的作息

  • 规律作息很重要,尤其是对于高血压患者,夜里休息不好的人,往往血压控制不稳定。

三、坚持定期的健康体检

  • 近些年来,虽然每年体检的人数是大大增加,但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没办法做到体检。在我看来,单纯从预防冠心病的角度来看,并没有必要进行全身的体检。
  • 只需要定期的测一测血压、抽血化验一下血糖、血脂、尿酸这些指标就可以了。发现问题后及时的进行干预治疗。

总结:

  •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居民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应该引起重视。其实在40岁左右,甚至更年轻的年纪就应该注意起来。因为斑块通常在40岁左右就开始生长,到了50岁很多人应该开始出现冠心病了。
  • 但是即使已经出现冠心病了,以上的三条建议还是需要注意起来的。

我是坚持医学科普的陈大夫,对我回答满意的。请给我点赞和关注,你的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

日常生活中吃什么能保护血管,避免心血管疾病?

水产类食物

水产类食物包括鱼、虾、蟹、软体动物和贝壳类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鱼的脂肪和肝脏富含维生素 A 和维生素 D;牡蛎等贝壳类食物富含铜和锌;海鱼的碳和氟含量丰富。鱼类食物可降低血压,每日吃30g鱼,可使冠心病的死亡率降低 50%以上。

一般鱼类(包括海鱼和河鱼)的胆固醇含量都不高,鱼类脂肪酸的碳链很长(20~22个碳原子)、不饱和程度很高(5-6个双键),故其降胆固醇作用很强。食用鱼油降低胆固醇有效率为66%,降甘油三酯的有效率为74%。

海藻类包括海带、昆布、紫菜等一大类海生植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维持营养均衡和防治冠心病的理想食品。海藻类的许多成分有明显降低血胆固醇和抗凝血作用。

心血管病患者可适当进食鱼类,适当控制虾、蟹等的进食,不吃鱼子。

坚果类食物

坚果常常被誉为是“最健康的零食”,可分两类:一是树坚果,包括杏仁、腰果、秦子、核桃、松子、板栗、开心果、夏威夷果等;二是***,包括花生、葵花子、南瓜子、西瓜子等。坚果脂肪含量虽高,但大部分是不饱和脂肪,有益健康。同时还富含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矿物质中钙、镁、钾含量尤为突出。

越来越多流行病学证明了坚果的益处。常吃坚果有助于调节血压、提高机体抗氧化剂含量、减轻炎症、改善代谢,可以在不增加体重的前提下降低冠心病的危险。美国心脏学会(AHA)已经将坚果列为“护心食品”,在其饮食指南中优先推荐。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对一组心脏病发作后的幸存者进行研究。他们的最新调查报告发现,每天吃1/3 杯干豆能使心脏病再次发作的几率减少38%。杏仁、山核桃和花生都有助于保护心脏。

坚果营养虽好,但热量也不低,随便磕半包瓜子,基本上相当于一顿饭的热量了。根据最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吃大豆及坚果类25~35g(不包括壳)最好。30g坚果大概是:4~5颗薄皮核桃,30颗巴旦木,15颗腰果,8颗夏威夷果,一大把开心果,6颗碧根果,2把松子。

吃坚果还要注意这三点:推荐买不经过调味的原味坚果;推荐买没有开壳或者部分开壳的坚果;除了直接当零食吃,坚果还可以入菜入饭,比如“西芹腰果”,还可以把坚果与杂豆、粗粮一起做成杂粮饭、杂粮粥。

牛奶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食用牛奶并不禁止,但不能大量、长时间饮用高脂肪和含糖牛奶,以酸奶和纯奶为佳。

奶类含有较多的优质蛋白,其蛋白中含有各种必需氨基酸,利用率和生物价值都很高;同时,牛奶也是钙的良好来源。每100ml牛奶中含有3.3g蛋白质、130mg钙、13mg胆固醇等,更重要的是牛奶中含有包括蛋氨酸在内的人体不能合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

牛奶中的蛋白质具有消除血中过量钠的作用,故能降低血压,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牛奶中的乳酸钾具有抑制胆固醇合成的作用;牛奶中的钙质和胆碱具有减少胆固醇从肠道吸收、促进胆固醇排泄的作用;牛奶中的钙还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

酸奶是经过发酵处理后的牛奶,不仅含有原牛奶的营养素,而且胆固醇含量更低,每100g酸奶中仅含12mg胆固醇。酸奶中含有较多的乳酸钾,可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故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可长期饮用。

蛋类

高血压:高血压病患者,尤其是伴有高脂血症者应适当控制。

冠心病:蛋类是一种自然的营养全面的食品,富含脂肪和蛋白质。全***白含有与人体接近的氨基酸种类,蛋黄中除含有多种脂肪酸、卵磷脂外,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B.和烟酸。一般认为适当进食鸡蛋对冠心病有益处,但高胆固醇的患者应适当控制,因为蛋黄中含有较多的胆固醇。

冠心病患者可以吃鸡蛋,但量应控制,以每日1个或隔日1个为宜,也可以仅吃蛋白而不吃蛋黄。对于伴高脂血症的冠心病患者,则要求尽量少吃或不吃鸡蛋,或仅吃蛋白。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vonjun.com/post/22650.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随机图文
    此处不必修改,程序自动调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