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sd8456 发布于2024-05-29 23:36:30 其他疾病 97 次
对在职期间患有精神病但得到控制的职工,用人单位应当安排适当工作,签订劳动合同;对病情严重不能控制的,应当送医院治疗。医疗终结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退休或退职手续。第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对新招用的职工,在试用期内发现并经有关机关确认患有***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3个月到24个月的医疗期。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如果你身边有人患有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那么这3个照护锦囊你一定要看完。
提醒自己保持敏感去面对和接纳患者问题的同时,照护者首先应该做到的是保证自己的身心健康。
我们会经常容易忽略一个问题:照护者同样会出现心力枯竭的状态——
在这些时候,你要先恢复自己身体和心理状态,才能继续对患者进行照护。
这并不意味着照护者不爱患者,或者自私,而是在这个时候,停止照护患者是一种最正确、最积极的反应。
作为一名支持者,保证自身的能量充足是做到照顾他人的重要前提。
另一方面:并不是只有患者才需要心理、认知上的改变。
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有一定的社会性。
盲目的将所有的心理***全都倾注给患者,忽略了其他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并不能完全的解决患者的问题。
我们时常会遇到走向极端的照护者:要么将患者捧在手心,小心翼翼;要么认为患者「不正常」,「脑子有问题」。
心理疾病没有肉眼可见的病理状况和客观损伤,因不解而误解是时常发生的事情。
作为照护者,我们必须清楚:TA们不是「异常的人」,只是生了病的普通人。
同样有「被尊重」、「想表达」、「被鼓励」、「被倾听」、「掌握自己生活」的权利与需求。
1.合适的鼓励
尽管很难对患者的内心世界感同身受,但是充满阳光和关爱的精神鼓励,在任何时候都是必须的。
行为上的鼓励更为直接有效:
2.积极的语言
因为亲近,所以难免抱怨(无论是当着患者的面抱怨,还是在其他的沟通场合抱怨)。
也因为亲近,所以时常会口无遮拦。
然而逞一时口舌之快对改变现状毫无意义,反而会让我们滋生越来越多的痛苦不安。
有以下几个建议:
1、避免使用那些偏激的语言,如:不正常、疯癫、神经病等等......
2、不要用疾病的名称来代称一个人。
3、不要让更多的人知道TA所患的疾病,除非TA允许你这样做。
4、不要把TA做的所有「错事」归罪于疾病。。
5、请不要把疾病和个人的关系反复强调:
3.沟通上倾听
希望你能时刻提醒自己倾听的重要性。
至少要保证:「在听完他们说的话之后,再表达自己的观点。」
处于心理困境中的人,很困扰的一件事情就是:自己的想法没有人可以理解,甚至没有人愿意尝试着去理解。
作为一名提供照护的人,你可以不是一个好的共情者,但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好的陪伴者。
另外,一味单方面的输出也会造成照护者的枯竭,因此多倾听吧,它会让你们的关系流动起来!
4.生活上「放权」
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有自己特有的生活追求。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和意志去控制和***TA的生活。
对于那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全权代表患者做决定。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纵容。
如果患者提出这些要求——
你要很清楚什么对TA而言是有利的,并坚持自己的立场。为了早一天的康复,有时你需要更「强势」。(无法确定的时候,及时地与医生沟通)
当这样的念头出现,你就把自己当作了「奉献者」,或者是「被害者」,认为照顾患者是对自己的损害,对自己内在***的损耗。
康复或许是一条艰难的道路,一旦走过这段困境,照护者和患者都会有从内而外的转变和成长。
通过照护心理疾病患者,你会了解到:
你一定要知道,照护不是牺牲,而是一个内在***丰富的过程。
不是因为家人生病了,才需要你去照护TA,而是即便他不生病,你们之间也需要一种情感的交互。
此时此刻,你们都在学习如何让这样的交互更积极、更有效。
康复阶段的,照顾其正常作息,规律生活。该服药时服药,该休息时休息。注意观察其精神状态,有发病征兆,及时就医。
发病阶段的,注意接触,有冲动行为的,不***不关注(不过分关注)。让其服药。拒药的,不配合治疗的,必要时及时送医。
总之,就是摸清患者性情,***取对应的方式。
如果你的对象患有精神类疾病,以下是一些建议供你参考:
1. 接受和理解:首先,尝试理解和接受你的对象的疾病。了解他/她的病情、症状和可能的影响,这有助于建立共识和加强你们之间的沟通。
2. 寻求专业帮助:鼓励你的对象寻求专业的医生或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专业的医疗团队可以提供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帮助管理和控制疾病。
3. 充分支持:在处理精神类疾病的过程中,持续支持和理解是很重要的。尽量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关怀,让你的对象感受到你的支持和陪伴。
4. 参与治疗***:与你的对象一起参与治疗***。了解他/她的治疗方案,学习如何支持他/她的康复过程。你可以陪同他/她去医生的约诊,一起制定康复目标和***。
5.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康复很重要。帮助你的对象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适度的运动。鼓励他/她参与社交活动,保持积极的社交关系。
6. 寻求支持:你也可以寻求专业的辅导和支持,例如参加家庭治疗或加入相关的支持小组。这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与精神类疾病相关的挑战。
7. 自我保护:给予支持的同时,确保自己的安全和健康。有时候,精神类疾病可能导致行为上的不确定性和情绪的波动。如果你感到自己无法承受或情况危及到你的健康,寻求帮助是非常重要的。
请记住,每个人的情况都独特,以上建议仅供参考。面对精神类疾病,重要的是与你的对象保持沟通,尊重他/她的个人需求,并提供支持和理解。如果遇到复杂的情况,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vonjun.com/post/2215.html
惊恐障碍怎么治疗?惊恐障碍怎么治疗?惊恐障碍如何治愈惊恐障碍以药物治疗为主,并配合心理治疗。1.药物治疗。可选用的药...
儿子是精神病,治不了该怎么办?精神疾病就在离我们不远之处,那么该如何驱赶,你知道吗?精神疾病一定要住院治疗吗?精神疾病一...
本文目录一览:1、自卫的女人是有心里疾病吗.是天天自卫的那种?2、女性自慰多了有什么危害啊做多了,会变成什么样子...
本文目录一览:1、分离性身份障碍患者有哪些饮食禁忌呢?2、焦虑症吃什么食物3、焦虑症饮食指南4、抑郁...
本文目录一览:1、学生生理疾病可以请假出校吗?2、大学生得了抑郁症会不会被学校开除3、抑郁症不能上大学吗...
本文目录一览:1、精神病跟祖坟有关系吗2、为什么有人患精神病去道观治疗3、宗教信仰对治疗精神疾病的作用如何...
精神病二级每月补贴?精神病人有什么补助?精神病享有国家哪些补助?精神病二级每月补贴?每个月700左右,二级精神残疾的补助...
本文目录一览:1、小孩子也会得焦虑症吗?2、父辈比我们更容易出现心理和生理疾病吗?3、现代孩子为何容易出现...
猫没精神,不吃,不喝,总睡觉怎么办?猫抖动的原因?我家猫最近眼睛上都是眼屎,精神不好,它是怎么了?猫没精神没食欲吃饭少是...
员工在工作期间得了抑郁症,能不能向公司索赔?因工作原因导致抑郁,人选择在单位自杀了,单位有责任吗?工作上遇到一个疯子下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