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常见疾病 > 正文

小龙虾常见疾病的防治-小龙虾常见疾病的防治及图片

wasd8456 发布于2025-04-12 22:48:53 常见疾病 12 次

  1. 小龙虾苗红壳是疾病吗?对生长发育有影响吗?该怎样防治?

龙虾苗红壳是疾病吗?对生长发育影响吗?该怎样防治

小龙虾苗红壳,我认为可能买到***苗了,另外,可能是自繁自养的原因

苗期红壳,可能是近亲繁殖的原因。小龙虾近亲繁殖免疫力差,体质差,难脱壳,也长不大,看似象虾苗一样,其实可能是生长一年左右的小龙虾了。小龙虾近亲繁殖大多发生在野生水域或自繁自养的池塘。小龙虾养殖户可能为了节省苗钱,利用自己池塘的小龙虾进行育苗,或收购当地野生小龙虾苗投放。造成小龙虾近亲繁殖,脱壳难,不增重,长不大。

小龙虾养殖周期60天——90天左右,需要脱壳25次,每脱壳一次,小龙虾就长大一次,小龙虾不脱壳,就不会长大。因此,小龙虾“苗”红壳,很有可能不是小龙虾苗,而是长不大的小龙虾,被当做小龙虾苗投放池塘了。养殖户在养殖小龙虾时,要去正规原种场选购虾苗,不能近亲繁殖小龙虾苗,也不能收购野生小龙虾苗养。避免购买***的小龙虾“苗”了。

小龙虾常见疾病的防治-小龙虾常见疾病的防治及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们从野外捕捞小龙虾,大多都是象小龙虾苗似的红壳虾。起先我们认为是野生环境饵料缺乏营养跟不上,造成小龙虾不长,后来,我们当地野生小龙虾一年比一年小,10只才有50克。当地水产专家说,可能野生小龙虾小,与近亲繁殖有关。

小龙虾苗红壳,如果刚投放十几天,就红壳,肯定苗有问题,如果投放50天左右仍然象小龙虾苗一样不增重,可能是水质、饵料、水草、病害造成的,由于饵料单一,小龙虾缺营养、缺素、缺饵料,体质弱也会不脱壳或脱壳不遂。红壳了,还象小龙虾苗一样。养殖户在投喂饵料时,苗期蛋白饲料占60%,动物饲料、矿物质饲料占40%,小龙虾每2到3天脱一次壳,因此,要在饲料中添加脱壳素,帮助小龙虾脱壳增重。投喂量即不能多,也不能少,按体重3%的量投喂。

小龙虾养殖要干塘清底,培育水草、水藻,要每月换水两次,每月用生石灰水全塘泼洒一次,消毒杀菌。放养密度不能太大,每亩水面80斤——120斤小龙虾苗。小龙虾感染病害也会体质弱,不脱壳,全塘要定期泼洒超碘杀菌。饲料中添加肝胆泰乐、迪诺康,高稳维西、黄金益菌B型发酵液。防治小龙虾病虫害,增强小龙虾免疫力,使小龙虾顺利脱壳增长。

小龙虾常见疾病的防治-小龙虾常见疾病的防治及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小龙虾苗还是从原种场就近购买,不要引进野生苗,也不能近亲繁殖苗养殖。小龙虾养殖水温保持在15°c——25°c左右,低于10°c小龙虾也会滞长不脱壳,甚至死亡。水的溶氧4毫克/升,透明度30cm——40cm,pH值4——8。小龙虾肥水要注意氨氮不能超标,小龙虾池塘有泛底时,气温闷热时,要及时增氧。

小龙虾苗红壳,很大程度上与苗有关系,另外,可能与脱壳难有关系,其次与水质、水湿度有关系。因此,要千方百计提高小龙虾免疫力、体质,让小龙虾勤脱壳,顺利脱壳。小龙虾体格健壮,才能顺利脱壳增重。

我是长江老农,你的点赞评论是我回答问题的动力,你的关注是我的荣幸!欢迎大家支持三农,关注三农!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也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

小龙虾常见疾病的防治-小龙虾常见疾病的防治及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首先可以肯定的告诉你,,小龙虾红壳不是病,是由于你的养殖环境变化引起的。一般这种情况出现在高温季节,水温过高,水体缺氧,太阳光辐射过大,紫外线强烈等等原因造成的。标准水位要求在1-1.5米,如果你的水位不达标且水温升高,小龙虾外壳钙质和皮膜在高温紫外线辐射下,造成灼伤,钙质发生变化,转变成红色外壳。

其次,过早的外壳变红变硬对于小龙虾的成长是肯定不好的,会直接影响到小龙虾是否继续长大。

最后解决办法:1.增加水位,勤换水 2.增加水体溶氧。


首先告诉你个好消息,小龙虾苗红壳不是疾病,是由虾塘养殖环境造成的。一般红壳现现象是出现在高温天气、水体缺氧、水温过高、紫外线强烈、太阳光辐射大等原因引起的。

标准的小龙虾塘口水深在1.5米左右,水生物丰富。虾苗刚孵化的幼虾外壳透明,每次脱壳后颜色都会加深,成品虾应是青黑色。

小龙虾红壳是水温超过35度后,小龙虾在浅水区活动觅食,在高温与紫外线辐射下,灼伤、水体缺氧等原因创伤不能愈合,外壳不断加厚,颜色慢慢变红。

当小龙虾蜕壳时,红壳会脱落,小龙虾又可以恢复到青色外壳,小龙虾红壳的防治也很简单:

1、高温季节提升塘口水位,减少浅水面积。

2、浅水区种植水草获搭建遮阳物,提供阴凉的生长环境。

3、在养殖区附近种植树木,遮挡阳光,降低水温。

大家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欢迎留言评论哈,加关注一起交流吧。


小龙虾苗红壳是疾病吗?对生长发育有影响吗?钙怎样防治?

小龙虾虾苗红壳不是一种疾病,红壳虾苗俗称老苗,它的形成是受各种环境因素导致的。具体来说,是哪些环境因素导致了老苗呢?

哪些因素导致了小龙虾红壳老苗呢?

1.水位高低会影响小龙虾虾苗的品相和质量,一般来说,低水位调节水温的能力比较差,相同情况下,低水位在常温和高温天气下,会释放大量的热量和光照,在这种情况下,无论虾苗还是成虾都会加快红壳的速度,于是有可能会出现红壳老苗的情况。

2.近亲繁殖是否能够影响小龙虾的品质,我感觉目前意见还不统一,有的说没有影响,有的说有很大的影响。根据我的亲身体验,我感觉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基本上自繁自养没有换种的虾田(塘口),产出的铁壳虾还是比较多的,而经常换种的虾田(塘口)里产出的小龙虾,规格大,品相也不错。

3.病菌和寄生虫感染也能够影响小龙虾的品相和质量,如果塘口(虾田)底层腐殖质过多,有害菌和***过多,也会影响小龙虾的生长发育,由于小龙虾是底栖性生物,长期生活在这种恶劣环境下的虾苗和成虾,虾壳大部分都是黑红色的,而且上面沾附许多脏物和***,尤其是弧菌感染和纤毛虫寄生的小龙虾,不仅脏,而且生长畸形,头大尾巴小,壳厚肉少。

所以,要想改变这些情况,必须***取相应的措施才行。

那么,防治措施有哪些呢?

1.尽量减少小龙虾虾苗和成虾吸收的热量和光照,通过提高水位,种植水草,培养适量的藻类,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2.为了避免近亲繁殖,应该至少两年换一批种虾。或者每年换一批虾苗,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近亲繁殖带来的种种问题。

3.做好改底和消毒杀菌的工作,尤其是弧菌和纤毛虫,有虾的情况下,建议使用二氧化氯溶液消毒杀菌,或者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改底,最后,用生物菌改底培藻。

总结:

红壳虾苗我认为还是有补救措施的,因为它还没有性成熟,所以还可以脱壳生长,在做好以上措施后,适当给虾田(塘口)补钙,加速红壳虾苗脱壳,是有可能返青的,也就是说红壳虾苗只要操作得当还是可以变成青壳虾的。不过长大后规格可能要稍微小一些,因为红壳虾脱壳相对比较困难。耗费的能量和营养源也比较多。

你好,针对你的这个问题,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红壳不是疾病?

正常情况下,我们说的整体红色,基本上由于环境和管理等没有跟上后导致龙虾红壳。

  • 有种尾巴红,上身青壳类,这种情况下为疾病上身的症状,这类情况一般发生在每年的5月份居多。

总结:一般情况下基本上都是管理没有跟上,导致龙虾红壳。

对龙虾影响——影响长速

龙虾养殖过程中红壳,由于水温,水位,水草,底部环境,管理等原因导致龙虾红壳。

通过实际生产中总结:青壳虾同红壳虾,在同等投喂率的情况下,一定是青壳虾长的快。

很多的是环境和管理上的问题。

日常如何管理,进行预防呢?

  • 提高水位,夏季水位加深,有条件情况下控制在1米以上,水位深,夏季底部温度低。
  • 提高水草覆盖率,多种挺水植物,降温促进蜕壳。
  • 夏季多改底,降低底部温度,底部持续的氧债,会加剧低温温度。
  • 日常管理,避免缺氧,多调水,控制水体管理才是关键。

感谢你的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秋渔一直在养殖第一线!!!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vonjun.com/post/22148.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随机图文
    此处不必修改,程序自动调用!
最新留言